走进科大
这个队,全体官兵佩戴上同一块勋表!
发布日期:2024-04-09 作者: 周柯杏 刘鹏超 访问量:

这是一个光荣的大队,前不久,它被授予集体三等功;这是一个特殊的大队,由多种类型学员组成。今天,带你走近理学院这个学员大队,探寻它的“强军密码”。

秉钱老嘱托 追求卓越逐梦军旅

“胸怀祖国,笃学创新,追求卓越,志在强军!”每当列队时喊起这整齐嘹亮的口号,理学院“钱学森创新拓展班”的学员们心中都会激荡起勃勃力量。

什么是科技创新?怎样做到科技强军?这群优中选优的青年们踏实求学,上下求索,找到了自己的答案。

“学好理论与应用力学,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,更要有过硬力学专业知识储备。”入学之初,周亦轩就把这句话铭记于心。大一上学期结束,他通过一系列考核进入“钱班”,如何将专业课程学到极致,在班里竞赛达人的影响下,他心中了然:征服专业里的两座高峰——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。

铮铮誓言,军人血性。从起床号角吹响到熄灯号角将歇,他将一切能挤出来的时间献给自习室和图书馆,与数学、力学的难题较量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长期准备和赛前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,周亦轩在数学竞赛、力学竞赛双双夺得全国一等奖。

心中有理想,脚下有力量。周亦轩只是“钱班”的一个缩影:高考668分复读一年后以693分圆梦科大的李盈,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并作全英文汇报的李柯霖,助力队伍拿下“挑战杯”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全国特等奖的张晟锴,带领队伍参加中国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拿下全国总分第一的陈柯翰……他们都在各自的专业中扎根、下潜,期待有一天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广阔的天地,谱写出科技强军的华章。

格数物之理  笃行励志强基求是

学校数理专业均起源于哈军工时期,历史积淀深厚,军事特色鲜明,“一个公式改变一支部队”的故事在这里屡屡上演,而该大队“强基班”正在为续写这些辉煌的故事不懈奋斗。

“强基班”学员贺迪枫钟情于数学。他偶然得知,近年来学校在大型数学类竞赛中还没有取得过最高奖项。为此,他将所有能接触到的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习题都找来,逐题攻克。

这份努力和坚持让他连续两届蝉联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,这是学校时隔十年再次夺得该奖项。2023年,贺迪枫被评为学校“德雅学子”,“每一次努力,都是为最后完成突破积蓄能量。”贺迪枫难掩喜悦地说。

以3.74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物理专业第一的李佳逸,获得过“校级优秀学员”、学校学习标兵等荣誉。他排名靠前,却不骄不躁,以严谨细致的学风、谦逊友善的作风,在班级里掀起了奋勇争先的学习浪潮。“‘强基班’是团结的大家庭,我们互相学习,彼此鼓励,在梦想的道路上齐头并进。”

从未停下奋进的脚步,从不畏惧难题的艰险,“强基班”学员把自己的目标定在远方。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专业的学员,他们都有共同的理想目标,那就是在基础学科领域深耕,围绕学科基础前沿方向进行创新研究,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强军政素养  多元发展奋进兴军

“我喜欢长跑,因为在风中,一切的问题都会变成答案。”大队2020级学员杨坤站在环校长跑领奖台上说道。

大一时,杨坤被任命为模拟连骨干,值班、带队、讲评……琐碎的事情让刚进入大学的他难以适应。长跑俱乐部招新时,宣传语“长跑是忘记压力最好的方式”击中了他的内心。

驰而不息,奋斗不止。杨坤自此每日活跃在田径场上,从“校运会武装三公里”、“启程杯”到代表学校参加“第八届高校百英里接力赛”,长跑之路越走越远,骨干之路也越走越顺。从模拟连班长到连长,杨坤的坚持也感染了队内许多同志,在他的带动下,队内文体竞赛“两开花”,2023年全队共取得国际级奖项20项,国家级奖项14项。杨坤自己也连续三年获评“四有”优秀学员,荣立个人战备训练三等功。

武能赛场夺桂冠,文能提笔著文章。大队2021级学员侯文雄用时两年,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“学员记者”。从投出第一篇《解放军报》文章,到如今累计在各级媒体发表稿件百余篇,侯文雄能够做到如此从容,离不开与文字“交手”的每一次通宵达旦,“在一次次打磨中见证自己的成长。”他说。

在队干部和大队领导的支持下,2021级学员队交出了亮眼成绩:累计发表理论研究文章十余篇,在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累计发表新闻稿件十余篇,其他省、校级媒体发表稿件两百余篇。“我们是名副其实的宣传强队!”侯文雄骄傲地说。

沉潜蓄势,跬步千里。未来,该大队全体学员将继续坚持“厚理强基,矢志强军”院训,用实际行动兑现无悔的强军誓言。